雷火电竞能赢钱吗安全吗
雷火电竞能赢钱吗安全吗
你的位置:雷火电竞能赢钱吗安全吗 > 新闻动态 > 朝鲜战争停战70周年,朝韩两国为何在战后迎来不同命运?

朝鲜战争停战70周年,朝韩两国为何在战后迎来不同命运?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1:25    点击次数:69

1953年7月27号下午,彭德怀、克拉克还有金日成,他们三个人,一个代表中国,一个代表美国,一个代表朝鲜,在表示朝鲜战争终于打完的《朝鲜停战协议》上面,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。

这个协议虽然没能让半岛彻底摆脱战争状态,但它却意味着直接的打打杀杀,算是到此为止了。

签完字后,那三位将军就从板门店走了。他们里头,有的要带着胜利回家,有的想把这事儿忘掉,还有的,终于打算好好建设自己的祖国了。

不过,李承晚和南朝鲜没参加那个典礼,他正待在汉城,对着美国人背约忘恩的行为破口大骂。

这种装腔作势的责骂,说白了就是想让《美韩共同防御条约》更顺利;还有啊,苏联和日本也都眼巴巴地等着看这场战争的结果呢。

这一天的休战不是事情的完结,7月27日签下的那份协议,更像是中美朝韩,还有日苏这些国家命运的新起点。

从这一天起,他们都将步入全面展开的冷战,面对截然不同的命运。

【朝鲜与“平壤速度”】

说起来,就看最后的结果,朝鲜战争打完之后,朝鲜半岛其实算是输得最惨的那个。

朝鲜半岛打了三年的那场大战,真是史无前例的大冲突。这漫长的三年里,差不多有五百万朝鲜人失去了生命,里面有一半都是没招谁没惹谁的普通老百姓。

然而,那些重大的付出似乎白费了,朝鲜半岛没能迎来真正的统一和自由,反而停战协议让半岛从短暂的分裂,变成了长期固定的状态。

这场打斗给朝鲜半岛带来的唯一好处就是,让各大国看清了,朝鲜半岛是个好战场,而朝鲜南北双方都是很有分量的选手。

两边的领导人,能不能在战乱后的废墟里把国家重建好,就看他们能不能懂上面这句话的意思了。

朝鲜战争打完后过了好久,真正懂这句话的不是后来发展得更好的韩国,而是朝鲜。

停火以后,金日成心里明白:这场仗打完,朝鲜半岛怕是要变成冷战的火药桶了,南边北边谁都没法简单地把半岛分裂这事儿给翻盘。

所以,他一回到平壤,首先就给朝鲜战争下了个定义,说这是“咱们国家的解放之战”。这样一来,要是停战了,那就等于美国默认了北朝鲜现在的样子。

有了这个说法,金日成就更能稳固自己在朝鲜的领导地位了。当他完全掌握了北朝鲜的军事和政治大权后,就能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整个国家。

朝鲜战争打完后,原本一直紧紧跟着苏联走的北朝鲜,慢慢发现中国也是个能靠得住的好伙伴。

要让北朝鲜得到更多好处,最好的办法就是既不完全听中苏的,又能在他们之间当个传话筒,帮忙沟通。

为了达到这个目的,金日成在国内同时动手,既对付“亲苏派”,也对付“延安来的人”。另外,他在政治上采取了“军事上靠中国,经济上靠苏联”的做法。

为了确保李承晚不会突然向北进攻,志愿军一直在朝鲜待到1958年。后来,到了1961年,朝鲜和中国签署了《中朝友好互助条约》,让朝鲜成了中国现在唯一的军事伙伴。

除了依赖中国保障安全,朝鲜转而向苏联求助发展经济。1956年,朝鲜的代表团去了莫斯科,争取到了3亿卢布的资金,用于他们的第一个五年计划。

这次投资成为了朝鲜快速迈向工业化的起点,到了1964年,朝鲜被吸纳为苏联牵头的经互会中的观察员国。

有了这个身份,朝鲜因为有一定的工业底子,加上煤铁矿资源特别丰富,就能一直从北边得到便宜又充足的能源。

有了好的办法和苏联的帮助,战后北朝鲜老百姓的日子迅速好起来了。

它的人均GDP在冷战中期的大部分时候都比中国要高,而且还大大超过了朴正熙上台前的南朝鲜水平。

那三八线另一边的情形又怎样呢?刚打完仗的南朝鲜,可没后来韩国那么繁荣昌盛。

【李承晚不忘北进】

在三八线的另一边,李承晚从一开始就对和平停火不感兴趣。说白了,南北之间那些不太激烈的打斗,成了他那个不太被认可的政府能够勉强撑下去的唯一依靠。

他无论怎么努力,都没法像北方那样,把这场由南方先挑起来的战争,说成是“国家解放”那样冠冕堂皇的理由。

所以,李承晚政府没参加1953年7月的停战协议,协议签完后,他们还一副打算随时往北打,统一半岛的样子。

这时候,志愿军打败美国军队,给了李承晚一个好机会。战争一结束,李承晚就觉得,谁要是跟中国对着干,那就是在向北方展示“强硬”态度。

受这个想法的影响,李承晚开始更多地跟台湾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打交道。到了1950年代,韩国是少数几个在台北建了“大使馆”的国家之一。

李承晚和蒋介石这两个反对共产党的人,曾多次提出一起搞一个“反共的大联盟”。他们非常乐意做美国阻挡中国和苏联向东发展进入太平洋的先锋队。

但是,如果不顾停战协议,还要把政治问题越闹越大,那结果只能是让国家经济更加依赖军事。

朝鲜战争打完后,韩国军队的人数不减反多。这韩国现在实行的全民都要当兵的制度,其实是从1951年5月韩国出台的《兵役法》开始的。

战后,庞大的军队成了韩国经济复苏的大累赘,为了让民众满意,李承晚提出了这样的政策:不实现统一就不进行建设,统一之后再大力建设。

不过,当美国、中国和苏联在三八线对峙,成为冷战的固定局面后,韩国想要统一的各种尝试,其实都白费了。

李承晚战后干的那些事儿,说白了,跟他之前撩拨北方一样,都是为了保住自己那反动的位子。

1960年,韩国老百姓对李承晚政府实在受够了,就发起了四一九运动。李承晚见情况不妙,为了保命,自己提出来要下台,这样,韩国第一共和国就算结束了。

那一年,韩国的人均GDP才82美元,只有朝鲜同期的三分之一都不到。

韩国后来经济的大发展,其实要感谢朴正熙时期的改变,他们决定先搞建设,再考虑统一,而且还紧紧抓住了越南战争这个机会。但这已经是和朝鲜战争不一样的另一段历史了。

【美国的政治惨败】

对半岛来说,这场战争简直就是一场大灾难。但话说回来,停战这个结果对美国而言,也是让其感到非常难受和痛苦。

在基辛格的往事回忆里,这位很懂中国的人找了很多借口,想为美国在朝鲜战争时犯的一系列错找理由,还硬把“输家”的名号全推给了苏联。

不过说实话,美国人在战场上虽然没败得太难看,但从政治层面来看,他们差点儿就把二战后好不容易攒下的所有政治面子都给丢光了。

在朝鲜战争那会儿,“自称全球最强”的国家硬要控制联合国,拉拢了几十个伙伴组成个“联合国军”。他们不光把陆军的主力几乎都派上了战场,还差点儿想对没核武器的国家使用核弹。

可结果非但没打败刚从内战中恢复过来的中国,反而在停战协议快签的前一个月,差点把整个战争都搞砸了。

朝鲜战争结束后,美国没得逞,只好另想办法,在亚洲其他地方找机会继续扩大它的影响力。

结果越南变成了美国的新目标,但之前在北纬38度线栽跟头的经历,让美国在越南战场上对越过北纬17度线望而却步。

同时,在冷战结束前的那些战争里,美国再也没敢明目张胆地打着“联合国军”的旗号,去搞霸权主义那一套了。

越南战争打得难解难分时,尼克松政府终于明白,得好好对待中国,跟中国拉上关系。于是,他们想办法让中国重新回到了联合国。这样一来,美国在亚洲搞了二十年的政策,总算是摆脱了困境,走上了新路子。

到现在这个时候,美国人都不太想说起那场朝鲜战争的事儿。

越南战争给美国人留下的深刻印象,更像是民众对政府的一场大规模反战庆祝。相比之下,在短暂又残酷的朝鲜战争中,无论是美国老百姓还是政府,心里都只剩下因小看中国人而感到羞耻的回忆。

【朝鲜战争的局“外”人】

在莫斯科,大家对朝鲜战争印象不深。对斯大林来说,朝鲜半岛的那点纠纷,不过是苏联在远东地区的一次小小摸索罢了。

斯大林在朝鲜战争结束前就去世了,接替他位置的赫鲁晓夫,刚开始掌权时对中国没有像斯大林那样防备,所以他也很高兴和中国在北朝鲜一起合作。

后来公开的档案揭示,苏联在朝鲜战争里插手得比大家以为的深多了。1951年的时候,苏联空军为了支援朝鲜战场,几乎把他们远东那边能派的兵力都派过去了。

但是,美苏两边都不想让争斗变得更厉害,所以苏联在朝鲜战争里干的那些事儿,都被当成了不能说的秘密,深深地埋在了莫斯科的心里。

苏联人才不会琢磨1950年开进汉城的第一辆T-34坦克,究竟是怎么被朝鲜人搞到的。他们也不会费心去想,苏联在朝鲜战争中投下的那么多钱和力,到底是给苏联带来了好运还是灾祸。

但是,跟美国和韩国这两个没成功的家伙,还有硬要装成“不相干的人”的苏联不同,朝鲜战争里有两个赢家,一个明着来,一个暗地里,就是中国和日本。

朝鲜战争后,中国得到了啥好处?这场战争里,日本又为啥悄悄占了便宜?

记得关注历史微鉴哦,咱们下次再见啦!

1953到1960年间,苏联怎么帮朝鲜搞经济的研究——姜晶晶讲述朝鲜战争后的故事。

朝鲜战争如何改变了战后的国际局势;季颜骏

聊聊朝鲜战争后国际关系的那些变化;何岚

1948到1961年间,韩国美军驻扎情况探究;作者:黄贵晨

朝鲜战争后的麻烦事?李承晚和美韩中立国监察委员会的那些纠葛;聊聊梁志的故事